从前慢,我们从慢时光里认识了生活,从生活里认识了自己。生活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卷。
短短十年,手机颠覆了传统生活。“低头族”没有言语,即使相隔咫尺,也似乎是天涯。没有心与心的交流,对什么也漠不关心、对什么也视而不见。速食时代,这是一个令许多人恐慌的问题。
现如今,高科技、数字化、信息化飞速发展,快餐文化盛兴,导致部分阅读者营养不良,审美畸形,是幸耶?福耶?是祸耶?利弊自有公断。
“风老莺雏,雨肥梅子,午阴嘉树清圆”“微雨过,小荷翻,榴花开欲然”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……哪里有这般悠闲与惬意呢?似乎,一切来得那么突然,又是那般的猝不及防。
从前慢,回乡时,没有电话,来不及写信、回信,一步一个脚印,翻山越岭、穿壑踏谷,用脚步丈量着那遥远的地方,丈量着浓浓的亲情。到家了,父母才知道子女来了,似乎这一惊喜,顷刻间涌上心头的是一顿掏心窝的嘘寒问暖。
从前慢,西风有点儿烈。秋天到了,大家起早贪黑、披星戴月,大汗淋漓地在麦田里收割着希望。有时,从黄叶纷飞的秋天一直忙到大雪纷飞的冬天,虽然有点忙、有点累,但家里麦满仓、豆满仓,这时,家家充满着喜悦、充满着阔绰。
从前慢,背着自家做的新馍馍,马不停蹄地朝着亲戚家的方向走去,二十里、三十里,甚至很远,从太阳还未升起,一直走到月亮已经出来,到了,喊几句亲切的话,亲戚便迎出来,于是炕上坐着,吃饭、喝酒,坐一两天,继续去拜年,那时,亲戚就是亲戚,大家活得都一样。
从前慢,务工的父亲去了远方,一年也收不到一点儿音讯,有一天,他突然来了,给家里人买了糖果、电视机和一些衣物,家里人你一句、我一句,家里充满了无尽的温暖与快乐。
“慢”是一种幸福,是一种幸福后的快乐,也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真实碰撞、更是无声的燃烧。
古语云:“积财千万,无过读书,家财万贯,不如书香静气。”
读书,让人头脑明智,让心宁静致远。浸过书香的人,满口珠玑,骨子里透着静气,是那么一种别致的端庄与优雅。
爱读书,茗茶相伴不寂寞。从前慢,在慵懒的午后,寻找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小角落,呷一杯绿茶,看茶叶在杯中浮沉,芬芳四溢。一本好书,一顷一刻皆有风味,让时光慢下来、让灵魂更自由。
爱读书,爱情里铺满诗意。从前慢,手握狼毫,一笔一画,一字一情。从黑夜到黎明,从黎明到傍晚,越写越有力量。木心写道:从前的日色变得慢/车,马,邮件都慢/一生只够爱一个人/从前的锁也好看/钥匙精美有样子/你锁了, 人家就懂了。
爱读书,独处也不会孤独。从前慢,独坐于林荫道上,捧一本墨香四溢的好书,清风盈耳、鸟鸣啾啾、山泉泠泠,似乎走进了另一个世界。书读完了,故事也就记住了。里面有我,也有她。
爱读书,生命里弥漫着墨香。从前慢,借着月光的清辉,喜欢读几行诗句,从《飞鸟集》到《繁星》,从《女神》到《野鸢尾》,从东方到西方,再从西方到东方,每一次都充满着别样的热情与蓄谋已久的浪漫。
爱读书,简单里辨别着世态。从前慢,借着昏暗的煤油灯,读着杜洛瓦的虚伪、夏洛克的吝啬和奥楚蔑洛夫的多变。每一次阅读的高潮迭起,都是一次心灵之旅。
那时,书很少,却一读就是一整天。斜卧着、横躺着,有多自由就有多自由,未见过KTV、不晓得酒吧,不会刷短视频、打游戏,没有享受到垃圾快乐之后越发的孤独和空虚。也很少聚会,很少约会。谁也不打扰谁,谁也不怕被谁打扰。一天读好几本名著,记住了作者的生平,感动了我们的内心,因此过得充实,过得满是希望。
愿我们在阅读与思考中,更了解自己的内心,更接近人生的真相,活出自己的诗与远方;让我们在阅读中积聚力量,在书海中仰望星空。
文/丁海龙